第(3/3)页 这这般的强军,哪怕是粗通军事的普通将领带领,都注意大败同等人数的天下强军。 当年只是一介凡人的朱元璋,尚且可以一统天下,如今拥有了这般伟力,甚至还可能有更加神奇的能力,又怎么可能统一不了天下? 正是因此,其实大明统一天下这件事情,在太祖出山之后,便已经有了定论。 统一大明天下,完全可以不需要崇祯。 从太祖当前的话语来看,朱元璋对崇祯的期望,相当大的部分都放在了执政上,放在了让天下制度更加健全稳固上。 “这......政事,朕会根据天下实况,重新厘定田地,计量税收并以张江陵改革之法重整朝廷规矩。” 张江陵,便是张居正的别称,要说明朝改革有效且有名望的,最出名的便是张居正的万历新政。 尽管在张居正死后,绝大多数的政治主张都被废弃,仅留下了一条鞭法。 但是,大明的境况也比之前好了不少,得以安稳前行。 若非如此,大明可能根本都坚持不到崇祯上位,便已经轰然倒塌。 可以说,张居正的变法,为大明延了百年国运。 听到太祖表示要变法,要革新,崇祯首先想到的,便是这个办法。 “嗯,不错,但是仅此而已?” 听见在他的逼问之下,仅仅数秒,崇祯便给出了完全不同,但更加符合他想法的答案,朱元璋心中明显舒缓,但是表现在面上,却仅仅只是脸色稍微好看了些许。 借着这个机会,他准备好好逼一逼,看这个具体执政水平只称得上中人之姿的后代皇帝,能够有什么样的表现。 崇祯听了这话,看了太祖的脸色,脑海中继续疯狂转动。 ‘太祖这是觉得张江陵的变法皆有记录,同样是任何人都可以施行,所以不满?’ ‘那,便应该以唯有朕能够做到,但是等闲皇帝大臣做不到的方向......’ 崇祯奋力回忆着自己过往执政,试图找出闪光之处。 在政治上,除了拔除阉党有得一说之外,他似乎也没什么建树,而阉党倒下,正是东林党得以占据朝政的原因; 经济?在正常的税赋之外增加的辽饷、剿饷和练饷,合称“三饷”,若是完全按照崇祯所求征缴,自然无碍。 但是层层加派,反复派增之下,大明经济可谓为之一溃。多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,转而流寇天下? 文化上历法上倒是有所建树, 邀意大利、葡萄牙、瑞士、日耳曼传教士参与译书,编译或节译哥白尼、伽利略、第谷、开普勒等著名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。 这点倒是值得一提,但是历法已经整理好,同样是任何人都能直接照搬。 ...... 崇祯想来想去,最后发现,自己似乎只有勤政与勤学能提。 目视太祖,涩然道: “小子近二十年来,几乎无所建树,唯有勤政勤学值得一提。若说新的大明中,小子能以何缘由占据一席之地,约莫便是凭此。” “具体改革与变法,必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,根据过往经典,或当即策略而定,不敢此时断言。但若是小子为新明皇帝,必夙兴夜寐,勤奋研习;并实体民情,务实而坚定地将国策落实!” 若说落得这般下场,崇祯学到了什么,那便是务实以及更加清楚了朝堂。 他知道了,他所认为的,与实际的情况必定有很大的差距,这个差距只能通过情报与实际探查才能弥补; 他所想挨打的旨意,与臣子执行的必定有差异,而且会是很大的差异。这个差异只能通过相互的监督,制度的维护,以及额外的调查才能纠正。 正是因此,现在的崇祯着实打不出一定让朝政如何如何的包票。 “好!既然如此,拿下山海关,便先收复这京畿之地。届时,这块地盘,便是你展现能力之处!” 朱元璋当即说道。 这一关,崇祯的回答,他满意了! 第(3/3)页